新华网钦州12月16日电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三海街道双鹤社区坚持不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通过壮大队伍、创新机制、丰富载体等形式,常态化开展丰富多彩、利民便民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文明实践触角延伸到基层“最末梢”,实现志愿服务“零距离”。
资料图:钦州市灵山县三海街道双鹤社区。新华网发(灵山县三海街道双鹤社区 供图)
汇聚爱心,壮大文明实践志愿力量
双鹤社区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广泛动员各方力量,丰富拓展“最美双鹤”人文内涵,为双鹤志愿服务注入新时代风采。
双鹤社区大力宣传“中国好人”邓乃清同志在双鹤社区工作期间和退休后始终践行为民服务的志愿服务精神,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增进志愿服务认同感,推动社区党员、退休干部、青年、留守妇女等自愿加入双鹤社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目前组建39支共1900多人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
通过“网格化+志愿服务”模式,双鹤社区在11个党支部、10个网格各建立一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形成以“党员+退休干部+网格员+爱心人士+学生”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阵线联盟,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延伸到各居民小区、网格,实现社区志愿服务全覆盖、无死角。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根植群众、面向群众的优势,紧扣群众需求,双鹤社区充分利用社区文化长廊、时间超市、家长学校、儿童之家等活动阵地资源,深入开展政策宣讲、科技科普、体育健康、文化文艺、教育服务等五大项文明实践活动,提升志愿服务效能,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把握重心,创新文明实践服务机制
双鹤社区积极探索“一一五”服务机制,攥指成拳、精准发力,推动文明实践常态长效,形成新时代社区治理新格局。
——突出“一个核心”,发挥社区党委的引领作用。明确志愿服务活动的方向,规范志愿服务流程,加强对志愿者的教育管理,党员带头组织志愿者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支部吹哨,志愿响应”的工作机制。
——坚持“每月一次”,志愿服务人人参与。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引导志愿者每月至少到社区开展一次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并对参与活动的志愿者进行时长等相关登记管理,活动涵盖群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2024年以来,双鹤社区共组织1150人次志愿者精心开展爱心义诊、普法宣传、卫生清洁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10余场次。
——推行“五步商事法”,探索文明实践新模式。实行广泛听事、集中筛事、民主商事、宣传动员和监督落实的“五步商事法”,依托社区内建立的12个“党员说事点”文明实践基地,组织老党员、老干部等志愿者、居民代表、社区干部集中商议群众反馈的急难愁盼问题,调解群众纠纷,真正达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的效果。自2020年5月“五步商事法”实施以来,共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61个,惠及群众5万多人次,得到了社区群众的广泛好评。
资料图:钦州市灵山县三海街道双鹤社区开展民族团体主题文明实践活动。新华网发(灵山县三海街道双鹤社区 供图)
协力齐心,铸就文明实践“最美双鹤”
双鹤社区以建设“最美双鹤”为目标,紧扣群众需求,创新服务载体,不断实现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精细化。
双鹤社区党委采取“组织联动、支部牵头、党员互助、志愿响应”的方式建立“党员互助基金会”,做到有难必帮、有病必访,通过“微公益”助帮扶实现了志愿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但在本社区开展服务,还经常深入周边村(社区)开展活动。
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双鹤社区推行“居民点单、社区下单、党员接单”志愿服务模式,利用“微心愿墙”、公开信、微信等平台,广泛征集梳理群众“微心愿”,组织党员志愿者积极认领“微心愿”,定期开展文艺演出、安全用电讲座、趣味运动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
2023年,双鹤社区创建了“您码上说 我马上办”便民网络平台,居民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把心愿写在平台上,足不出“社区”,就能把事情办好,累计兑现群众微心愿191个。
小积分显大文明,双鹤社区实行“时间超市”居家养老志愿服务新模式。参照银行的储蓄和管理制度,设立积分制“时间超市”管理模式,制定志愿服务时间存入标准,按照“低龄存时间、高龄换服务”的原则,鼓励社区志愿者为辖区内“高龄、失能、失智、行动不便”等有服务需求的老人、残疾人提供邻里关照、家政服务、外出代办等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达5000多小时,实行积分兑换52次,服务社区群众2万余人次,有效激发了志愿者服务的热情和内生动力。2018年,双鹤社区荣获“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称号。(“文明中国”主题采访报道组:新华网 芮静 张倩 灵山县文明办 林冠华 灵山县三海街道双鹤社区 邓秀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