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园到餐桌:一条农业链串出的“科技宴”
6月,非洲布隆迪多年生稻试种田取得丰收
文/《环球》杂志记者 张海鑫
编辑/胡艳芬
一株“野草”,从非洲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实验室,变成一粒米,又回到非洲的广袤大地,背后是科研团队和科技企业20多年基因育种、实验筛选的过程。
一个汉堡,面包、生菜来自北京,酱料来自河北,而牛肉来自澳大利亚,这些天南海北的食材通过100多个供应商的产品和服务最终汇聚到一起。
餐桌上的每一道美味,其实背后都藏着一场超级复杂又精彩的“产业链之旅”,这些链条不仅将世界各地的新鲜食材紧密链接在一起,还通过链上企业的协同创新与技术迭代,将基因科技、人工智能、数字科技等一项项“顶天”的前沿科技“种”在农田里。从田园到餐桌,这条农业链条既“顶天”,又“立地”。
一粒米的基因密码
人类经过上千年将水稻驯化成今天的样子,未来的水稻会长成什么样?答案竟然是“韭菜”!
“这个长得像野草一样的植物,就是培育多年生稻的父本——长雄野生稻,它来自非洲,有地下野生茎,呈狼牙状,叶面窄小,不见稻穗。”深圳华大万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大万物”)总经理刘欢向《环球》杂志记者介绍,“如今,我们通过选育一年生亚洲栽培种与多年生非洲长雄野生稻的远缘杂交后代,培育成能多年生的水稻品种,让水稻就像韭菜一样,可以实现一次种植多次收割。”
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的华大集团展区内,这株像韭菜一样可以一次种植多年收割的水稻吸引了很多参观者的目光。透过玻璃器皿可以清晰地看到水稻根部分布着一层层被割过的稻茬,“理论上,多年生稻一次种植,每年两收,可以连续多年,目前试验田已收获8年。”刘欢说。
经年累月行走在稻田间,刘欢的皮肤被晒得黝黑。生长在云南农村的他,深知田间耕作的辛劳,考大学时本想离农业和土地远一些,不承想最终还是以这样的方式回到了农田。
小小的一粒稻米为何会用到基因科技?刘欢解释,多年生稻需要通过跨种远缘杂交让稻子长出地下茎,从而实现“多年生”的能力,全世界第一株成功的多年生稻由云南大学胡凤益教授团队培育。而从2012年,华大万物就跟胡教授团队共同进行长雄野生稻基因组研究,通过基因测序解读地下茎的遗传机制。
“例如水稻的杂交育种,传统的研究方法是通过杂交,一代代地培育、观察,选出优良品种,育种过程受到经验及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刘欢说,“而通过基因测序,我们能找到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让研究人员进行精准培育,使育种周期大大缩短,育种成功率大大提高”。
一棵来自非洲的“野草”,经过20多年的杂交培育,变成一株多年生稻,并在中国13个省份试种推广,让中国人更有信心端牢自己的饭碗,同时有望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提供一种新的中国方案。
在非洲中东部、赤道南侧的布隆迪,有一块方整的水稻田,刚完成2024年的第二次收割,再过一段时间,无需再播种,稻茬上就会长出新绿。而管理这块稻田的则是两名中国人——华大万物国际项目经理张婉灵和农业技术专家陈启荣。
布隆迪属亚热带及热带气候,拥有丰富的光热资源,充沛的阳光下,玉米、豆类、香蕉等当地作物茁壮生长。但是,受农业技术发展的制约,粮食问题一直困扰着这个国家。
一个月前,刚从非洲回来的刘欢,对那里的饭蕉依旧印象很深。“那是一种淀粉含量更高而糖分较少的食物,对许多居住在贫困地区的非洲民众来说,每天几根饭蕉便是他们所有的能量来源。”于是,让非洲朋友吃上大米,成了刘欢和他的伙伴们共同的愿望。
布隆迪国家项目负责人普鲁登特·纳塔尔·马赫罗梅扎表示,多年生稻不仅简化了水稻的生产流程,还大幅提高了产量。试验田的收成显示,第一季的产量是布隆迪传统水稻的两倍,未来随着种植技术的继续优化和推广,他期待在全国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
除了布隆迪,在非洲的乌干达、马达加斯加和马拉维等国,多年生稻也在落地生根。一粒米的环球旅行,不仅为非洲带去了先进的中国技术,也将中非友谊融进了土壤里。
一颗土豆的数字旅程
在没有遇到辛普劳(食品企业,麦当劳的供应商之一)和麦当劳之前,宋振华只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位普通农民。然而,如今在宋振华的土豆田里,却布满了现代化滴灌设备,伸向地头的各种探测设备,实时监控土壤的pH值(酸碱度)、湿度和微生物含量等各项指标。
初秋,经过农机采拾、分拣、装袋,一车车土豆被运往辛普劳的加工厂,最终成为麦当劳餐厅的薯条。土豆收获后宋振华会让原有土地休整1年到2年,这种轮作模式是麦当劳中国“再生农业计划”带给农民的种植知识,“这样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保持土壤肥力,我把这种轮作技术教给其他农户,既能大幅提高土豆亩产,还能养护土壤。”
土豆进入辛普劳的生产线,经过滚轮初筛、清洗、切条、色选机筛选、初炸、速冻、称重包装等一系列自动工序后,这箱冻薯条就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个数字身份证(RFID标签)。经过传输带,直接进入仓储体系,每经过一道感应门,屏幕上便会自动记录和显示薯条的生产和入库时间。
当这箱薯条经过冷链物流到达麦当劳门店时,店长只需用扫码枪轻轻一扫,便可以了解它所有的信息,盘完货,自动弹出这家店缺了多少番茄酱,进了多少薯条,还有多少面包需要补的信息,最终完成自动补货订货。
一颗土豆在麦当劳供应链上的全部旅程,堪比一条先进制造业的生产链,物联网、大模型、数字科技都刻在一包小小的薯条里。
7月3日拍摄的麦当劳中国供应链(湖北)智慧产业园自动化工厂工作场景
“麦当劳中国和合作伙伴从2022年开始一起探索在餐饮行业应用最新RFID技术。经过两年多的探索,项目团队对供应链上下游完成了软件、硬件及流程的再造,同时在核心节点部署端到端数字化系统及物联网设施,进一步提高了供应链数字化水平,打破了工厂、物流中心和餐厅之间的‘围墙’。”麦当劳中国首席供应链官施云向《环球》杂志记者说。
“RFID技术在全球餐饮行业的端到端应用尚属首创,因为它在餐饮行业存在一些技术上的壁垒。”施云举例说,麦当劳有很多货品是液态的,有些货品包装又是金属态的,会阻断RFID识别波段,为克服这个难点,麦当劳中国和物联网技术提供方菜鸟一起研究了很久。
麦当劳中国每年跑在路上的配送车辆超过2000辆,运输总里程超过800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000圈。这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可提高供应链运转效率和智能化水平的每一个改进,都会反馈在餐厅的运转效率中。“通过‘一箱一码’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单是麦当劳门店收货盘点环节,效率就提升了30%。”施云说。
实际上,企业的数字化改造从单点改造向产业链共建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麦当劳中国与供应链伙伴的尝试,也为破除餐饮行业内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竞争优势不能靠挤压上下游企业,或牺牲种植端农户的收益来实现,而是要靠数字化改造来打通全产业链数字堵点,实现与供应商更好的数字衔接,这样更有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施云说。
40年前,麦当劳带着先进的技术和供应链管理理念进入中国,如今,麦当劳中国的深耕与探索,也让海外市场开始研究中国模式。2023年,麦当劳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克里斯·坎普钦斯基带队来中国考察。施云坦言,“其实这与中国的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密不可分,国内的数字化底层能力、市场环境以及人才培养都为产业创新应用提供了保障。”
一只虾的AI饲养员
未来人工智能(AI)会不会主宰世界还未可知,但在一些智慧农场里,AI已经成为“主宰”。
在手机上点击“提起”,几百公里外虾场内的料台便从水底升至水面拍照,通过AI自动对照片进行解析。这种“虾脸识别”技术可以识别虾的体长、体重及日增重数据,同时自动计算料肉比。一旦料肉比出现异常,就会自动推送预警信息给手机端工作人员。
在第二届链博会正大集团的展台上,工作人员展示了“CP Selection正大泰国大虾智慧虾场”。“这是集物联网硬件与养殖管理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充分融合智能传感器系统、AI自动料台系统、自动饲喂系统等,运用先进AI算法解析养殖数据,实现养殖环境(水质、气压传感器监控溶氧、水温等关键指标)精准监控与数据分析,确保虾生长在最适宜的环境,显著提升养殖效率与成活率。”工作人员介绍,传统做法下,养殖户需要经常巡塘查看虾的状态,一天可能要去四五次,使用AI系统后,每天只要在手机上查看一下指标即可。而且科学养殖还可帮助缩短虾的生长期,实现更快出塘。
持有“深圳0001号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的泰国正大集团,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在华投资的外商集团,伴随着那句“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的“正大综艺”节目口号,曾经向一代中国观众介绍精彩世界,网罗各国的美食。
多年来,正大集团扎根中国,国内最早的现代化孵化场、现代化种猪场均出自正大,并通过“公司+农户”模式,让很多中国农户学到了先进的养殖技术,富了农户的同时也将中国养殖业纳入正大在全球的产业链布局中,而且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中国区北京总部市场中心资深总裁张曙晖表示,尽管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中国市场依旧充满机遇,特别是在农业、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AI养虾、智慧猪场、数字种植,产业链上的每一次智慧升级,都推动着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升级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