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文化遗产蕴含的创新创造基因被不断激活,一幅古今辉映、气势恢宏的新时代文化长卷徐徐展开。
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点赞。跟着总书记的考察足迹,一起感受非遗绽放的迷人光彩。
手捏人间百态,泥塑浮世图景。血脉相承的民间艺术精粹,薪火相传的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国泥塑塑造着岁月流转的民族记忆。泥人张作为中国泥塑领域的代表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泥雕形、以手塑意、形意抵心……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捏活人间百态”的泥人张创作出了一批批既具有传统韵味又富有时代感的作品。这种在继承中求变,在创新中传承的精神,正是泥人张彩塑艺术历久弥新的魅力所在。
“针穿五色绒共线,绣出麟毛千万般。”潮绣,流行于广东潮州等地区,属于中国四大名绣中的粤绣门派。
潮州古城里的绣娘们,在一针一线、经纬方寸间,织就立体精美的图案。传统技艺与时尚之美交融、破壁、出圈,传承了上千年的潮绣在光阴岁月中,焕发出炽热的生命力。
五彩丝络,淡淡药香。香包,又称香囊、香缨等,是古代最为流行的佩带饰品。早在屈原的《离骚》中就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的记载。
小小的香包,承载着上千年的文化积淀与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红、绿、蓝、黄……飞针走线五彩缤纷;绣、插、点、挑……制作手法千变万化;龙凤纹、鱼鸟纹、蝴蝶纹……刺绣图纹寓意丰富。苗绣,被称为“彩线绣成的无字史诗,穿在身上的民族图腾”。
如今,苗绣再不是大山屏蔽之下,在传统纹样和纯手工劳作中保持了千百年的那个模样。苗绣超越民族手工艺之外的大美,渐渐惊艳外界,被世界看见。
在山西平遥,有一“器”光彩流华,宛若一抹亮丽的笔触,延展古城千年画卷。小到首饰、餐具,大到屏风、家具,平遥推光漆器承载着平遥人的日常生活与精神向往。
精美的彩绘描金勾勒出小城的人间烟火,雅致的漆底蕴含着古城厚重的千年积淀,平遥推光漆器正在匠人的指间被“推”出新韵味,焕发新光彩。
这里,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有评弹苏扇,更有以针代笔、以线代色的苏绣。一针一线,一沉一浮,绣造出2000多年的悠长岁月。
精工细作的苏绣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江南文化绵延传承的生动载体。太湖与姑苏古城水陆交汇,让苏绣浸润源远流长的江南水韵,更借助水运流布全国、惊艳世界。
赫哲族是我国北方传统的渔猎民族,主要居住在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他们依山而猎、沿江而渔。赫哲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就通过伊玛堪这种说唱艺术记录自己的民族历史。
赫哲人在新时代唱出新旋律,神秘动听的伊玛堪从小渔村走上大舞台,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赫哲族的文化魅力。
史诗《格萨(斯)尔》流传于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等多个民族,藏族人民称之为《格萨尔》,蒙古族人民则称其为《格斯尔》,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活态民间史诗之一,至今仍广为流传。
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承,《格萨(斯)尔》,这朵盛开在草原上的非遗之花愈加光彩夺目。
光山花鼓戏是由豫南地区民间小调、山歌、歌舞,并融合楚剧、黄梅戏唱腔,逐渐形成的独具一格的戏曲剧种,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光山花鼓戏,这一延续了数百年的民间小戏,正在传承中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也在光山人的口中唱得越来越有滋味。
藏毯是青海藏族的传统手工织造品,经过三千多年的传承,这项古老技艺不断创新发展,已经成为青海特色产业的一张名片。
从传统作坊到工厂智能制造再到个性化定制,从最初的少量品种发展到28个系列160个品种、2000多个花色图案,集研发、设计、生产、展销为一体的藏毯产业集群逐渐形成。
幸福绵长的美好交织在经纬之间,历史悠久的藏毯在匠人的守护和传承中,焕发出迷人的光彩,编织出新的美好图景。
腔从字出、音随韵转,一曲丝弦弹出了喜怒哀乐,唱不尽美好生活。这门古老艺术,传承数百年,悠扬婉转的丝弦声在融合与创新中持续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常德丝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具有较高艺术价值,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情行腔,以腔托情,一路走来,常德丝弦声声入耳;如今,丝弦老戏传承有序,新戏层出不穷、生生不息!
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